Category Archives: 美国之行流水账

美国之行流水账之五 如此纽约 [08/14/06]

  临出国前找来两本书饿补,阙维杭的《在自由的旗号下》,以及车耳的《如此美国》,从多个侧面描绘了美国的世象民心,颇受启发。而若有哪个城市能作为他们笔下那个遥远国度的缩影,则非纽约莫属。   New Jersey的Holiday Inn规模庞大,入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多半前往纽约。走出5楼的电梯口,一个右转便是我和Kevin的房间,这相当有助于我们俩早上及时填饱肚子。早餐的内容同之前Lexington那家大同小异,不过多了一道我特别喜欢的炒蛋,香喷喷热腾腾的,很是诱人。至于主食,来这里三天,除了面包蛋糕外,我也已经习惯了那种泡在冷牛奶里的谷物,秘诀呢就是多泡一会儿,下咽时就不那么硬了。   驱车前往CNN的途中,又一次领略了纽约浓厚的商业味。商业味的特征之一是堵车,从New Jersey通往曼哈顿的隧道开始,延伸至市中心的各个角落。据说纽约的白领们为了节约开支,把家安到New Jersey,每天早上驾车到小城Newark附近便不得不改乘地铁上班。特征之二是满大街的银行,且种类繁多,在纽约见到银行就像在香港见到Sasa,脑中的对白只是“又来一家~”。第三个特征则是比肩而立的摩天大楼,气派而又奢华,比如位于哥伦布大转盘旁,弧形设计的Time Warner Center(时代华纳中心),CNN的纽约分部便落座其中。   CNN全名Cable News Network(有线新闻网),美国第二大新闻频道,与著名的《时代》、《财富》、华纳兄弟公司,是同一个老板。纽约分部位于Time Warner Center 的二楼,入门处是它家的纪念品店,提供各式各样电影、新闻和卡通片的附产品,别具特色。相比之下,参观CNN的安检措施则显得毫无新意,红外查包、金属探测、限制路线、禁止摄影、解说带队、保安压后;其实,这也便是纽约特色。好在参观的内容还是颇具吸引力的,名牌主播的经典外景片断,重要历史时刻的纪念物、珍贵照片,装备精良的新闻演播室、音效控制台,再配以风趣幽默的现场解说,使我对于新闻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了解。而印象最深的则是一面硕大的透明落地玻璃,透过它向下望去,便是CNN的主新闻中心,竟有足球场那么大,人字形的办公桌整齐摆放、宽敞明亮。办公桌前的人们,或讨论、或沉思、或凝视电脑、或奋笔疾书,各尽其职地忙碌着。我们的解说员大哥也是尽心尽责,在一台专用的摄像机前,他为我们详细地比划着天气预报的拍摄过程。原来,实际拍摄时播报员的身后只有一幅绿色的背景板,那些星云山水都是后期添加进去的;倘若用一块绿布挡在播报员的身前,整个屏幕上便只剩星云而不见其人了。解说大哥在给我们示范这种“隐身”把戏时显得特别得意,活脱脱一个超成熟版的哈利波特,身材尤其像。只是,霍格沃茨大概并不需要他吧,那里人人都会魔法,谁看天气预报呀~   大包小包地走出Time Warner Center后,我们浩浩荡荡地聚在附近的街口等待CFL(中国未来精英,我们这次的项目名称)的大巴。为了弄清街对角一幢宏伟建筑的归属,我咨询了身边摆报摊的老伯;答曰"Commercial House~",浓重的拉丁口音,使得我连问了3遍"What"才听清这两个词,而老伯的心里则一定在想:“小小年纪就耳背,唉……” 我不清楚这所谓Commercial House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只是忽觉如此庄重宏伟的气势,若不是什么领馆、议会、或者XX总部,断然辜负了那些仰视者的滔滔艳羡。然而庄重又如何呢,宏伟又如何呢,在纽约,从17世纪起,金钱便早已成为王道。这一点,从老伯售卖的那些报纸的名字中,可见一斑。   俗话说,无聊是魔鬼…… 身份不明的建筑、口音不清的老伯之后,一边商铺的外墙竟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乌黑透亮的玻璃如镜子般映照出它所面对的细琐街景。在倒影里,车马的流动由于角度的透视而变得迟缓,恍如整个曼哈顿都跟着放慢了节奏。本想用相机留下这折射后的奇异街景,不料却留下了许多看不清脸的自拍,扮演着阴差阳错的暧昧,叫人失望~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下午的China Town之行临时取消,于是,午餐便成了当天唯一的中国特色。然而,除了“至尊宝”这一煞有特色的店名之外,并不地道的中式午餐实在乏善可陈,愤慨之下,未来精英们的创造力得以爆发,CFL也就有了它新的定义——Chinese Food, Let’s go!   驶离至尊宝,东行不久,便到达我们下午的第一站,联合国总部。这块早年由洛克菲勒家族捐献的土地,东临哈得逊河,南北跨越6个街区,抬头望去,那幢灰绿相间的超薄型立方体岿然屹立,傲视着底下一字排开的各色国旗,活像一方饱经沧桑的斑驳石碑,承载并感恩着纷至沓来的芬芳花枝。只是,联合国老了,无论是公信力还是执行力都不如从前,需要彻底的改革,就像这火柴盒般的总部大楼,经年累月,谁又知道,何时它会自燃呢? 总部的入口处有一片小小的庭院,陈列着一些国家赠送的艺术品,比如一把铜铸的手枪,枪管被打了死结,寓意明显。匆匆留了几张影,我便独自跑开,为了一睹那最可爱的的五星红旗。小时候读过《各国概况》,对那些形色各异的国旗略有研究,于是,一路走过,也能认出多半;只是,寻寻觅觅,往返了N遍才终于找到向往已久的五星红旗。后来才发现,眼前这将近200面国旗,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  丢脸啦 😦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美国之行流水账 | 1 Comment

美国之行流水账之四 阳光明媚的州际穿越 [08/13/06]

  小城Lexington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也奏响了我们美国之行的第一炮,自然是值得庆祝的。   庆祝的方式是每个人在临走时,给旅店留下一笔不菲的电话费。每天晚上的电话粥能一解大家的思家之情,更重要的是能报平安。美国是什么地方,即使温文尔雅、谈吐淡定之人,也随时可能拔枪相见。我便从不敢找打扫清洁的墨裔大姐聊天,我们的英语少有交集,生怕聊得她心急如焚之际,拔枪对着我的鼻子:“你丫想急死我啊,还不快说点Spanish~”。这自是说笑,墨姐在这儿生活的最大愿望,我想,一定也是一切平安吧。   从波士顿驱车前往纽约市,先后要经过M.A(马萨诸塞),C.T(康涅狄克)和N.Y(纽约)三州,全程216英里,一路阳光明媚。太阳透过车窗照得人暖洋洋的,若非亮亮出招,想必我就睡死过去了。亮亮所出之招,叫做“催笑术”,境界之高,使得后来他不催我们也笑,俨然一批忠实的“亮粉”。而亮亮的功力又是何等了得,使这马萨诸塞的乡间公路竟也为之而动容,笑得一起一伏、连绵不绝。就在这连绵起伏的颠簸中,顺着刘导的指引,我们看到了‘康涅狄克’的标牌。对于这个州实在不熟,以至于回来之后只记住了两个地方,除了是鼎鼎大名的耶鲁,便是我们停靠的这座木屋了。木屋造型别致,色彩斑驳,在群山绿草的映衬下,使人眼前一亮。不知当时是否有人同我一样,想起那些怀旧的美国片中,雾霭缭绕的山间旅店,幽静而又迷离…… 好吧,大概也只有我,会无聊到对着一栋厕所抒发如此雅兴。   当我们望着公路边大片的蓝色惊呼时,已是临着大西洋了,这也便彻底打消了我们自助午餐后的片刻困意。能一睹神秘的大西洋自然是值得惊呼的,新航路的开辟、泰坦尼克的沉没、U571的惨烈,这里记载了无数为人熟知的历史,却依然平静地接纳着更多新的故事。其实,为了一睹它的风采,出发前甚至计划独访大西洋城,可以让心跳同那拍打着双脚的海浪产生共鸣,想必会是种非常奇妙的感觉。然而紧张的行程,使得赌城之旅终究没能成行,共鸣的事还是交给太平洋吧。   传说中的上海十景之首,便是驾车沿着延安高架飞奔直下,接近外滩时视野突然开阔,浦江美景尽收眼底,而一个急转的弯道又犹如腾飞在黄浦江上,左边的巴洛克建筑群和右边鳞次栉比的摩登高楼,使人联想起时光穿梭。遥远的New Haven(纽黑文)便给了我这样的体验,刚还是辽远开阔的大西洋景,一个急转恰如进入了中世纪的古城,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中世纪的古城,回来后每次同别人说起Yale(耶鲁),我都是这样描述的。如果说在Harvard或是MIT,总会在一两栋房子前垂涎三尺,那么在耶鲁我已经麻木了,就像漫步在普吉、塞班,又有谁会在乎那原本奢侈的阳光海滩。耶鲁的建筑式样以哥特和乔治为主,尖耸入云的顶,精美立体的雕花窗棂,和那褐色巨石垒起的斑驳外墙,无不叫人感叹学术的古老、传统和神圣,无处不在的教堂更为这里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于是,在法学院泛绿的镂空铜门前,我便情不自禁地摆起了耶稣受难的姿势。虽然一样的瘦,只是脸上实在没有那份气质,看着只像是做了坏事示众而已。看来,先前在拐角处路过一处公墓没有进去走走,果然得到了报应,Amen。  大概是因为周末,路上行人稀少,否则,或许就真能遇见哪位未来的总统朝我微笑了。在Yale BookStore(耶鲁书店)里,倒是满眼"Future President"字样的童装,本想给小外甥买一件,以资鼓励他终于不再对着我叫“外婆”了,可是这里最大的尺寸,也着实赶不上他那远远超越同龄人的规模。耶鲁的吉祥物是深褐色的牛头犬,毛茸茸的公仔颇具特色,只是我妈见了一定会偷偷扔掉,她怕狗,于是便只买了枚校徽作为纪念。当然,明信片是必不可少的,印有耶鲁标志性的哥特教堂,然而竟找不到邮筒,留到纽约才得以寄出,颇为遗憾。   更为遗憾的经历是在临近纽约时发生的,我们的车抛锚了。然而我所遗憾的是,在司机、领队和亮亮等人的努力下,居然一会儿就修好了,没能别出心裁地体验一把乘地铁入纽约的新奇。当然,若真是改乘地铁,恐怕也就错过之后Harlem给我的那份惊讶了。Harlem是曼哈顿北端著名的黑人区,出发前我哥给我的描述是,当年他们的车快速穿越Harlem时,不敢片刻停留,也不敢抬头张望,结果车门上还是留下了两颗弹印。现在我想,那只是在晚上,白天是决计不会如此狼狈的。在先后目送走Yankee体育馆和沙丁鱼般排列的学生班车后,我们终于见到了市区。道路边数不尽的街心花园旁,小贩们售卖着生活用品和工艺品;长椅上休憩的行人,边晒着周日傍晚的斜阳,边欣赏球场上杂技般的扣篮表演;年轻的父母们,像书包般背着自己睡着的婴儿散步……那便是Harlem了。实在无法将这些场景同枪战、毒贩、和一美元月租的“鬼楼”联系起来,若那些传言句句真切,便也只能感叹曼哈顿的耐人寻味了。   “哇,LV~”…“哇,Gucci”…“哇,Fendi”… 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伴着咽口水的声音阵阵传来,标志着我们已经驶入5th Ave(第五大道)的黄金段了。果然商铺林立、游人如梭,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只是隔着玻璃看得并不真切,这里先略过了。我们停靠的地点位于 West 49th Street(西49街)和 7th Ave(第七大道)的交界处,领队告诉我们,沿着Broadway(百老汇)走,一会儿便能到达Time Square(时代广场)。于是,浩浩荡荡的俗人小分队便匆匆出发了。小分队中,除了小胡、Business Man和我,还有来自深圳的清华女生lyvin、我的室友Kevin、在XDF教过阅读的“陈老师”、喜欢扛着DV狂拍的steven、和在香港读书的杭州男生SC。   第一次听说百老汇,是缘于当年的费翔,知道他曾在那里出演各种音乐剧,只是没想到这百老汇竟是一条路名,两边林立的剧场所裹挟的人气将这里推向了全世界商业艺术的巅峰。百老汇的行人熙熙攘攘,道路边,剧场外绚丽的大幅海报将这里的独特卖点展现无遗,而狮子王、芝加哥、猫,这些如雷贯耳的经典剧目从它们诞生之日起便在这些海报下轮番上演,经久不衰。出来前朋友建议我有机会去看一场芝加哥,据说声、光、形的结合恰到好处,美轮美奂,然而我却偏爱狮子王。在靠近45街处,赫然张贴着狮子王明黄色的巨幅海报,下面的箭头还非常周到地指向了45街的剧场入口,我驻足良久,终究还是悻悻离开,下次吧。   如果说在百老汇,浓浓的商业气息已是扑面而来,那么在几步之遥的时代广场,则只能用如狼似虎来形容了。所谓的时代广场,其实也就是零零散散的几幢高楼所拼凑起来的一个狭小街口,规模还不及徐家汇,然而若是赶上重要节日或是比赛,聚集在这里的人潮,是决不逊于徐家汇的。网聚如此人气的,当然是那块极具感召力的大屏幕,每到新年来临,全国各地的人们相约于此,跟随着屏幕中的倒计时齐声高呼,来庆祝那个激动的时刻。而在平时,那面魔镜般的弧形玻璃,便只显示着六个硕大的字母:NASDAQ,每年200万,30万一个字母。站在交通繁忙的街心,觊觎已久的我伸出双臂,便把那200万都紧紧抱住了,steven的拍摄技术果然可靠,要的就是这个效果^_^  同样惹眼的还有Yahoo和Panasonic的广告,以及千千万万密密麻麻的其他广告,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是别处所谓的霓虹灯望尘莫及的。   众所周知,天下俗人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俗,刚享受完时代广场这道视觉大餐,还没回过神来,我们便统统惦记着买东西了。 作为纪念品,I Love NY的T恤自是首选,从15元一件到10元五件,种类繁多,而打火机、钥匙链、玻璃杯这些小玩意更是铺天盖地~ 我则坚持我一贯的高雅路线,研究起明信片来。这次我挑了一张硕大的,看着就像一台15寸的屏幕,还是黑白的,上面印有立体的曼哈顿全景。为了寄出这张宝贝,晚饭前我的所有时间便都用来寻找邮局了。寻找邮局的过程是艰辛的,却也是可贵的,因为我学到了一条书本上绝对没有的知识,纽约的警察会指错路。顺着那哥们指的方向,一路上先后邂逅了几位颇有创意的街头漫画家,一辆导致交通拥挤的四轮马车,一块纪念超人Harry S. Ford的铜牌,俗人队伍乙、丙、丁,以及风格迥异的各种酒店和咖啡店。直到确认方向有误时,天色已晚,只能打道回府。后来得知,邮局是美国唯一的国有部门,周末压根就不开门,不知这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美国之行流水账 | 3 Comments

美国之行流水账之三 波士顿的文化细节 [08/12/06]

  [注:本文的后半部分是响应CFL号召硬着头皮写的,本是俗人,对于文化实在没有发言权~ ]   终于可以卸下西装了,看来我并不适合这种装式,以至于常常纽错扣子,所以很多照片也就不好意思贴出来了~  换上便装,便也心情舒畅多了,远没有昨天那般拘谨和沉重。更让我心情舒畅的是今天的目的地,波士顿,一个向往已久的文化之地。波士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祥地,见证着美式文化的启蒙和发展。   然而今天的第一站其实并不是波士顿,而是回到Harvard参观,对于没有了学术任务的我们,Harvard便成了一处饶有情趣的旅游胜地。我们可以选择在Harvard广场或是HBS(哈佛商学院)下车,俗人如我,当然选择了后者。见到HBS的门牌,黑底白字,与昨天JFK政府学院的门牌相似,想必是同一家铺子的产品,只是这里的门牌前多了一大丛草而已,使人难以靠近。我便在想,是不是这里的商业效应太明显了,而来这里参观的中国人又太多了,以至于校方担心有人往HBS的金子招牌上贴一些黑广告,才出此植草下策?轮流留影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笑得灿烂,只是后来大家站在草丛边合影时,领队竟然把Harvard的大名从镜头中掐去了一半,不明就里又不懂英文的人一定会问,那个“VARD……”是不是这丛草的名字,很有名吗?   周末的HBS很安静,几乎没什么人,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最适合观赏那些建筑的。绿草红墙白沿仍是这里的主色调,但感觉比Harvard广场更加空旷幽静,或许是有米之人集中于此的缘故吧,果然懂得享受。若不是突然有人对着我喊“Action”,我想我会一直陶醉于此忘记言语。“大家好,我们现在来采访一位在这里读MBA的中国学生,小陈你好……”,又是Business Man的恶搞。该男其实跟我们一样是学生,之所以叫他Business Man,是因为昨天在向Hehir教授提问时,别人的自我介绍都是“我来自XX大学XX专业”,而他开口第一句竟是“I’m a business man, ……”,引来众人好奇的目光,为表纪念,此名便得以保留。其实人家确实是商人,不过这是他学生之外的另一个身份罢了,这里就不作深入了。Business Man喜欢搞怪,虽然嘴角边有颗痣,但人并不坏,于是我便也接下他的话茬:“是啊,能到这儿来读书,那是相当不容易滴,欢迎你们以后也申请来这儿……”。是啊,若此言并非儿戏,那又该多好啊……看来我仍在陶醉之中~ 意外之喜的是,居然有一幢叫Spangler的小楼虚掩着门,于是我们便鱼贯而入,大家对于世界顶级商学院的内部装置还是很好奇的。进门后得知,原来是保安正巧巡视于此。其实这内部的装置与想象中也并无二致,高高的顶,精致的吊灯,雕花的落地窗,锃亮的木地板,还有那些气派的桌椅……保安大叔正欲离开,于是我们匆匆拍了几张照后也被请出了Spangler Hall,没能在那里小坐一会儿,体验一把人随物贵的感觉是略有遗憾的,回国后看到小张的space上悠然自得坐在那里的照片则更是心生妒意,以至于想拿来PS成自己,拿出去炫耀。结果却不了了之,还是等下次学会了PS再说吧~~     最先提醒我们已经步行至Harvard广场的并不是人流和商铺,而是那些垂悬的国旗。美国人对于国旗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炫耀欲,他们或许认为,唯有星条旗飘扬下的土地,自由和民主才得以保障;亦或者说,只要有星条旗飘扬的地方,自由和民主一定会得以实现。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然而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或许并没有什么区别。而在这之后才有商业、教育和军事,所以我在美国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商铺、学校、金融机构、甚至军舰上无不悬挂着国旗。而每当我看到这些高高飘扬的尼龙布时总会有些小小的兴奋,因为能切实感受到这种标榜自由的号召力之强大,当然,也因为这些国旗,其实都是Made In China。   并没有太多时间流连于Harvard广场的街景,我便一头栽进COOP(纪念品商店),因为购物欲早已被熊熊燃起。起初对于自己如此的物质还有些内疚,几分钟之后便烟消云散了,因为,原来大伙儿全都在这儿。在就在吧,每人手里居然还衣服帽子大包小包的,我哪儿忍得了这个,便直奔明信片而去。挑完明信片,边上有许多小纪念品,如校徽、钥匙链、瓷杯等等,起先我的原则是只挑非"Made In China"的,渐渐发现,若按此原则执行,可能只有电话卡可买了。便只能妥协,只挑"Made In China"藏在里面的,如此范围才大了许多。辛苦挑完之后,一转身,便又傻了眼,先前居然没注意,原来这COOP还有楼上,还有楼上的楼上,那我岂不是又要终老于此了?这可不行,HBS如画般的河畔怎么办~  三步并作两步上到2楼后,发现这层是文具和家具区。厌倦了国内日本文具的盛行,想买些地道的美国文具,不曾想除了一些Harvard特制的笔记簿和文件夹外,多数仍是日本货,愤然离场。3楼则全是书籍,分类还挺细致的,随手拿起一本,迅速心算乘法之后,便又轻轻放下,生怕别人发现我其实连封面都没打开。完成任务似的地走完一圈后,径直回到1楼,挑起衣服来。这里基本上是Harvard红和浅灰色的天下,讨厌红色的我自然选了一件灰色的T恤,穿在身上甚有Harvard校友之翩翩风度,沾沾自喜之余愣是没有听懂售货员对我说的任何一句话,包括他报给我听的总价,悻悻的拿出一张大钞,脸不变色心不跳的想,你自己去找吧……   沾沾自喜向来不符合我稳重踏实的风格,除了耳背之外,果然还是出事了。在去Boston的车上,我丧气地看着刚买的T恤,怪不得刚刚会产生那种莫名的欣快,这么小的领圈卡在脖子上,脑子不发昏才怪呢~ 回去换件中号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阿Q一下:我果然没有那么瘦,既然中号更合适,说明我属于中等身材,换句话说,也就是标准身材。这让我很是膨胀了一把,以至于到达Boston的Chinatown(中国城)时,已经饥肠辘辘了。拿起相机对准Chinatown的牌楼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时,我眼睛盯着的则是牌楼后面的另四个小字,“渔村海鲜”。那里便将是我们午餐的场所。广东人做的中餐味道尚可,使我印象更深的却是坐在我边上的亮亮。亮亮,典型的东北汉子,身材高大,性情豪爽,言语幽默,这顿饭之后他便一举成名,成为我们整个团的活宝。以至于两天后他行程结束即将回国时,所有人都依依不舍。   车厢中,亮亮幽默粗犷的话音传遍四周,常引得整车人笑破肚子,然而他的幽默是带着真诚的,不会攻击到谁,也不会令人觉得低俗。成就一车人的快乐需要多少努力,亮亮的事迹告诉我们,真诚、豪爽加幽默足矣~ 那么,成就一个城市呢,我想,是不断累积的文化吧,城市需要用文化来凝聚人。我们到达Boston市中心的第一站是State House(州厅),州厅是波士顿的地标,建于1795年,现今收藏了美国各个时期的国旗和州旗。州厅能作为地标,一定是因为那个大大的圆球铜顶,从远处便能一眼望见,这和高中时那位1米89的同学被长期作为班级地标是同样的道理。然而就建筑本身而言,其殖民地风格的主体结构显然更具张力和魅力。州厅的对面是Boston Common(波士顿公园),全美第一座公共公园。人们三三两两坐在草坪上休憩、聊天、晒太阳,好不惬意,一如其它成千上万的城市绿肺,宁静而有生机。然而,与其它公园不同的是,这里伫立着许多纪念战争的雕塑小品,印象最深的是北侧沿街的一面浮雕,刻画了南北战争时期"五十四团"的黑人英雄们征战时的场景,雕刻精美,却又气势磅礴。驻足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更是有人借此认真地描述起了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使得观者越聚越多,也使得我努力了半天终究没能拍到一张满意的雕塑全景。这便也是我对其印象深刻的真正原因~   在Boston,带给我最大震撼的无疑是Holocaus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美国之行流水账 | 4 Comments

美国之行流水账之二 剑桥城的学术之旅 [08/11/06]

  我们入住的Quality Inn位于小城Lexington,在波士顿西北约12英里。新英格兰的风格不仅体现在米字栅格的气窗上,也体现在旅店周围的宜人环境。起床后出来走走,便如世外桃源般发现了一大片紫色的花海,那紫色配上蔚蓝的天空和碧绿的草地,恰如明信片一般,以至于整整两天我们不少人都想当然地把它当作熏衣草,印象中只有熏衣草有着这样纯的紫色,也只有熏衣草适合出现在如此蔚蓝的天空下。然而俯身一闻便知道不是,没有那种沁人心脾的芳香,可能只是某种不知名的野花,但在那个早晨却不知为何如此彻底地吸引了我。当然,至于有些人根据高度判断那是高粱,我只能无语了~   今天的我们要走的是学术路线,拜访学术重镇Cambridge(剑桥城),并先后拜见两位知名的哈佛教授,所以必须衣冠楚楚。于是,前几天刚买的西装便隆重登场了。我不太会打领带,嫌麻烦,领带结是之前打好的,临用时只要一抽就行了,原以为只有自己有此小聪明,后来才发现,原来天下懒人的懒法都是一样的。行装打点完毕便去用餐。早餐的风格与预期的相似,面包、蛋糕、鸡蛋、麦片四大金刚,形式自助。只是面包很硬,蛋糕很甜,所有的东西都是凉的。以至于当zb同学宣布他带了大量方便面和榨菜后,产生了强烈的跟着他混的念头。只是,还好没有跟着他混,否则在之后西海岸的旅程中,我就也将神秘消失两天了。(no offense)   出发后大约半小时,我们的车便已在哈佛转悠了。一路上,每每看到加油站上挂着的美国国旗,或是颜色鲜明的学生公寓便想抓拍,可是一到哈佛广场便庆幸先前没有浪费胶卷,广场酒店、哈佛铜像、书店、咖啡座、行人,都是一道道极具特色的风景,更不用说那些红墙白沿、古朴而又端庄的教学楼了。只是当下我们是没有时间拍照的,与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教授约见的时间就快到了。约见的地点位于Collins Family Rotunda,就在政府学院漂亮的门牌边不远,循着楼梯上去,果然宽敞肃静。走道边的墙上挂满了黑白相片,只记得其中有一张是Collins本人的,很有政治家的风范。我走进教室的时候,第一排已经快坐满了,今天的主角是Bryan Hehir教授,犹太裔美国人。Bryan Hehir教授是Dr. Kissinger(基辛格博士)的学生,研究领域主要是政治、宗教、公共关系等,他跟我们分享了他和他的朋友们对于中美关系、全球政治格局、宗教与道德同政治话题的交融等方面的理解,也解答了同学们的一些提问。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教授对于多极化论点的支持和阐释,因为自己当年在写政治课小论文时对这一话题还是小有研究滴^_^   午饭是在车上解决的,西式快餐,又冷又硬。沿着Charles河北岸缓缓东行,建筑的色系略有变化,但若不是领队指点,没有人发现我们已经从Harvard来到了MIT。在上海是感受不到这种没有围墙的校园城的气氛的,记得从徐家汇走进交大本部,必须穿过一堵又高又厚还有人把守的“城墙”,墙里墙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刚刚还是喧嚣的市井,一晃眼变成了静谧的象牙塔,这种强烈的反差有时是我们自豪的资本,有时却也使我们感到些许无奈。MIT其实很小,由一幢主楼和散落在周围的一些建筑组成,领队为我们找来一位向导。向导叫Jessica,是该校的本科生,American Born Asian,Jessica告诉我们,我们下车的77大道是MIT的主干道,它的西侧是社团活动区,东侧则是学术区。那幢气势恢宏有如希腊神殿的主楼就位于东侧学术区的入口,是MIT的标志,但我们是从西侧开始Tour的,或许最好的应该留到最后。Jessica特别能说,经她一介绍,我们对健身馆、休闲广场、餐厅、复印室等设施的情况便都略知一二了,这也是我在美国第一次感受到,纳税人的钱被很好地利用于他们自身了,只是这些场所不太适合拍照,因为在这里拍照,焦点显然是人。幸好新英格兰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衬得片片浮云层次分明而又生动,我的相机也就又有用武之地了。我连续照了健身馆的外景,照了足球场,照了远处的Charles河,其实真正想照的全是那些云。看着那些云,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觉得老外的脸耐看,我想是因为立体,是因为生动。生动的还有Jessica的讲解,在引发我对白云、人脸以及其他的无限联想之后,也能很快地把我拉回现实。眼前的一幢圆柱形红砖建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结构简洁紧凑。若是在中国,我会以为是碉堡,Jessica告诉我们,这是教堂,是可以举行婚礼的。教堂的内景使人惊艳,在方方正正的大理石讲台周围,从高高的顶上悬下一圈密密麻麻的金属片,形成一道神圣的“光环”,我想,讲者若是声音洪亮、仪态端庄,听者定有一刻会在恍惚中将他误作为神。    终于回到我喜爱的希腊神殿了,这里共有三层,每层都很高。大厅里摆放了地图、校报、介绍资料和供查询的电脑,人们井然有序地做着各自的事,并不会因为我们庞大的队伍和喧闹声而驻足,想来他们是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如果说建筑的宏伟气势带给我无比震撼,那么走道边形形色色的公告板便为这种震撼增添了无限的内涵。公告板上贴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社团的活动宣传,有反战题材的公益广告,有学校的课程表,也有个人的寻友启示,还有不少告示写着征人教中文,不知道这些公告板起到的作用是否与BBS相似,但起码对于我这样的游客来说,可以借此一窥这里的校园文化。MIT是排名第一的工科学校,原以为这里的学生个个表情呆板目光呆滞,好比实验室里的机器人,原来我又错了。每当我看着对面走过的学生,他们会非常热情地同我打招呼,表情之生动就像Friends里的Joey对我说"How you doing~",而从他们的衣着和身材也可以看出经常运动的影子。听Jessica说,每年校庆,学生们都会想出各种新奇的点子来庆祝,甚至会将整辆汽车搬上主楼的顶上,从一侧开阔的大草坪看去,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那个大草坪是学术区的中心地标,除了主楼,它的周围还散落着许多其他有特色的建筑,比如FARADAY HALL,墙檐上还刻着Volta,Ohm,Hertz这些物理大师的名字。站在草坪上往主楼看,是整个MIT之行中最美的一幅场景。一字排开的巨形立柱,使得主楼的气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对比之下,拾阶而坐的游人则显得如此渺小。草坪的南端,隔着Charles河可以望到对岸的波士顿,摩登高耸的建筑群犹如从交大望出去的徐家汇。   在走马观花似的逛了Bio,EE,Chemi等系之后,我们又回到了主楼的入口处。因为是周末,如果说没有能够领略MIT的教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风采堪为遗憾,那么草坪上、咖啡座边,学生们休闲娱乐的惬意则给了我们最好的弥补。仔细想想,若我们真想感受那高屋建瓴般的学术见解和行云流水般的理性思维,大可不必跑到这么远来,交大的Comic上就有;对于我来说,更想感受的是这里的人文关怀,那些建筑、那些点点滴滴的场景、以及擦肩而过的人们,便已真的使我满足了。   Harvard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秉承东亚文化与国学的便有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燕京学社原来叫国学研究所,主要研究东亚文明和儒学,现任的社长是杜韦明教授,我们下午的主要任务便是同他进行一些关于文明对话的讨论。在去往燕京学社的路上,又一次感受了Harvard校园的魅力。Harvard的建筑风格与MIT不同,红砖白沿是它的特色,给人以清新亮丽之感,更将学子们休憩的草坪映衬得生机勃勃。传说中携带三个谎言的Harvard铜像便伫立于此,我也没能免俗地摸了摸它那早已退色的脚尖,以求一切顺利。于是便真的带来好运,因为一转眼,我便看到了此次美国之行最漂亮的一座建筑,Harvard Memorial Hall,纪念大厅沿袭了这里的红砖风格,顶部却异常别致精美,以至于实在无法将它归入哪种风格。这幢建筑是1878年由校友捐建的,平时作为哈佛乐团的演出场所和重要演讲的举办地。为了记录下它各部位的特征,我的相机都被我拍得发烫了。纪念大厅的边上是一个小型的喷泉,由许多散落在地上的大石块围着,可以踩在上面“淋浴”,而不像国内的许多喷泉,一道围栏将人与水隔成了两个世界。许多小孩在这边嬉戏,幽默的体形,卷曲的毛发,配上一张洋娃娃一般的脸,真想上去捏他一把 —_—!!!   燕京学社门前的小道上也尽是各具特色的古典建筑,小道延伸至远方,如明信片中的欧洲的小城。我们和杜教授约在下午5点。他的助手是个美国小伙,在教授没来之前负责接待我们。精致的Cookie和Coffee使我眼前一亮,美国小伙流利的国语却更是让我惊奇,完全可以去隔壁MIT教中文了。他告诉我们,师从杜教授研究东亚文化的有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他们都对东亚、尤其是中国文化有着无穷的兴趣。那么我想,若干年后,精通中国国学文化的会不会净是那些西方的学者,甚或日本、韩国这些近邻的学者。这不是杞人忧天,因为从现在来看,他们对于这些文化瑰宝的重视度远远高于我们自己。若真到了那样的地步,恐怕我们就只能守着故宫那些“破铜烂铁”聊以自慰了。杜教授与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文明对话”,主要对国学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做了一个综述,同时也分析了东亚文明与其它文明的一些交融和冲突。对我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属于扫盲,但我先前对于国学流失现象的“忧虑”在教授口中得到了证实。   夕阳映衬下的Harvard,比先前更美,从燕京学社回来的路上,除了再次艳羡那幢精致的纪念大厅外,还发现了一座小教堂。灰绿色不规则的砖墙在一片哈佛红中别具一格,更在夕阳的点缀下使我感觉到另一种宁静的美。我们的晚餐定在了燕京饭店,貌似是广东人开的,做的是并不地道的中餐。其间同几位Harvard大学中国学生联谊会的成员边吃边聊,了解到他们申请和求学于此的一些经历,说不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或多或少是一种无形的鼓励。   一整天的学术之旅令人疲惫,幸好Harvard和MIT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剑桥城之于外人总是蒙着一层神秘高贵的面纱,引人猜测、引人自怜;而其实,那颗与我们同样驿动的心,是只要用心就能感应得到的。 #

Posted in 美国之行流水账 | 4 Comments

美国之行流水账之一 疲惫的飞行旅途 [08/10/06]

  其实这是第一次用space,之前因为懒,也因为自己的疏于文字,看过很多别人的sapce,却没有自己动手写过。这次趁着从美国回来的新鲜劲,开始写点东西,让我的朋友们了解到我此行的一些感受,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的回忆提供些线索吧~    2006年8月10日上午10:15,搭上从上海飞往东京的CA929次航班,便开始了我这一辈子的第一次国际旅行。而这第一次的目的地,竟是无数人梦想的美利坚,虽然,我这次只是一趟短期旅行。我对美国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刚开始盘算出国留学时,美国是在我的黑名单上的,原因是,没文化积淀,治安又乱,因此加拿大抑或欧洲是我那时的首选。然而这两年在经历了美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狂轰乱扎后,我渐渐地改变了对它的看法。首先,我是打算去留学的,而美国的高等教育向来是以世界第一自居的,有高速发展的产业经济所带来的技术需求,有源源不断的联邦拨款和社会基金,有第一流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这些之于教育就好比氧气和意识之于人。其次,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熔炉早已名声在外,或许我们可以在白金汉宫感受英伦王朝的气派与高贵,可以在左岸感受到咖啡文化与浪漫情趣的深入人心,可以在慕尼黑工大感受学院派精英的严谨治学,可以在里约街头感受放肆诱惑的桑巴热情,可以在中环尖沙嘴感受商业时代的蓬勃朝气,可以在次大陆感受佛法的慈悲和善忍,可以在海湾感受清教徒的无畏虔诚,也可以在我们成长的地方感受浓浓的家长情结,然而这一切都早已在太平洋与大西洋环抱着的那块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出了一个大杂烩式的美国文化。在这里,民族性被弱化了,但是并没有被淹没,反而由于不可避免的交融和抗争催生出许多新的产物,那么,对于许多言之凿凿要走出去感受不同文化的莘莘学子,比如我,美国无疑是不二之选。   又臭又长的评论就到此为止吧,言归正传。出发前很激动地计算了我这第一天总的旅途时间,23小时的结果让我很是兴奋了一把,然而当真正开始了这23小时的旅程,才发现兴奋之余只是折磨。折磨从被搜包开始。在东京下飞机过安检时,我是唯一一个被留下的,理由是我的包中有刀片状物。当然所谓的刀片其实只是一把尺,而且安检的小姑娘既漂亮又有礼貌,然而仍然感到几许不爽,难道我这张正气的脸不足以打消她们的疑虑吗?呵呵。东京的成田机场很是干净整洁,燃起我的逛街欲,然而在看到4节五号电980元的标价后,便打算不再继续。在同北京的同学们汇合后,登上了AA170庞大的777班机,目的地则是大洋彼岸的LA。   幸好拉了小胡同学坐我旁边聊天,否则这11个小时的空中之旅会更加难熬。777的座椅上是有电视屏幕的,可以看电影、听音乐、或是关注当前的飞行状态。确认了当天播的几部电影我都不感兴趣后,只能拿出《上海壹周》消磨时间。然而再八卦的报纸也抵不住长途飞行带来的睡意,在和小胡讨论遍了好男儿、超女和我型我秀的种种细节之后,统统睡着。我的睡眠是断断续续的,每当睁开眼睛看到小胡仍睡得如死去般时,心中无比羡慕,乃至竟不平衡,每次都想轻轻踩她一脚然后装作无辜,但最后终究还是没有实施。看来,我还不够无聊。后来我才知道,小胡能够睡得比我香的主要原因就是,她把座椅躺下去了,而我,是在下飞机前一刻才发现这一机关的。   小胡最终能够醒来是因为晚餐时间到了。而我,也终于可以从迷迷糊糊中清醒过来,西餐对于我是有终极诱惑的。不得不承认,AA的空姐既不漂亮也不年轻,然而她们的笑容是那么亲切,以至于我在对她Pardon了无数遍后仍没有一丝罪恶感。当然,当我最终拿到了我要的绿茶后,更是心情愉快,畅饮而尽。畅饮而尽的后果是晚餐中的Sunset矿泉水喝不下了,于是塞进书包中以备解渴,然而这瓶水后来终究没有起到解渴的作用,而是被迫喝掉的,这是后话了。   在飞机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我对着屏幕拍了张照,留作纪念。从东京到LA的航班是逆着太阳飞的,于是,天黑得很快,也亮得很快。出发时是8月10号下午,而再次天亮,竟是8月10号上午,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时光倒流的感觉。天亮后没有多久,我们便已在美国大陆上空了,准确地说,我们的脚下是旧金山湾区。如果这个时候让我紧急跳伞我是愿意的,因为加州一直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而旧金山又是“最美丽的城市”,更因为,当时我看到了透过窗户射进来的明媚的阳光,这阳光可以完全消除10小时黑暗中的半睡之旅所带来的疲惫,让人无比兴奋。   随着屏幕中显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的不断减小,随着一次明显的震动,LA到了。可能是感官有些麻木了,下机后并没有感受到想象中格外清新的空气,倒是身边的人群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或许是拜好莱坞所赐,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们打扮都很入时,长相也都很精致,其中不少一看就是模特或者演员。出来前听人说过,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刚瞧见一张非常漂亮的脸,一转眼一定会有一张更漂亮的。此话甫到美国便已得到证实。   入美国境必须过移民局这关,一般只要正以凛然理由充分,都没什么问题。然而我还是遇到一些波折,当移民局的GG把我的信息输入他的电脑后,看了一眼便不住地摇头叹气,把我吓得半死,使得之后回答他的一些问题也语无伦次,幸好移民局GG很有经验,见我吞吐,便自问自答地帮我回答了,满脸微笑就像朋友聊天似的,完了还装作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下次你就该像这样肯定地回答!原以为移民局的人应该一脸严肃跟你像仇人似的,没想到如此风趣。后来我才知道,移民局GG先前之所以摇头又叹气的,是因为当他把我的信息输入电脑后,突然死机了……   我们在LA的安检异常严格,不仅因为这里是强盛却很脆弱的美利坚,更因为当天在地球的另一边发生了一些不寻常的事。当天,10名恐怖分子企图携带液体炸药轰炸从伦敦飞往美国各地的航班,被伦敦警方成功破获。这也是我第一次对美英联盟聒噪的反恐行动产生了敬意和谢意,因为如果这些恐怖企图没有被阻止,或许某架“飞弹”就会在美国领空冲着我们的飞机撞来;而只有在自己的生命有被威胁的可能时,我才认识到,有些时候,“或许”二字是那么的不被容忍。我不得不在安检前把备着解渴的那瓶矿泉水喝完,我的笔记本也被特意取出重检,然而面对这些我心里反而很欣然,因为我们是在共同消灭那个“或许”。   从LA飞往Boston的时候,我的两边坐着两个挺胖的老美。据我观察,一个来自HP,另一个不详。使我印象较深的是,当空姐售卖Snack Box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各要了一盒,接着便狼吞虎咽起来了,胖,是有原因的。   到达Boston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0点多,领完行李已近凌晨,然而机场外仍络绎不绝。原以为CFL的巴士会马上载我们去酒店,没想到开到途中又折回机场了,因为从Dallas转机来的同学们因为当地加强安检被延迟了,刚抵达Boston。车子折回机场的路上,我们看到了Mcdonald’s,大家都饿了,却没能去吃;而当回到机场时,车上的人已多半睡着。凌晨2点,我们抵达Quality Inn,分配完房间后,未及整理行李便匆匆入睡。没想到,抵达的美国的第一晚,如此狼狈。 #

Posted in 美国之行流水账 | 2 Comments